周生余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病区主任,主任医师,1993年8月至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工作,历经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目前专长于恶性淋巴瘤、肺癌及头颈部癌的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卫健委国家新药审评专家、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国际教育培训分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常委、中国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并青委常委、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头颈专业学组内科委员。
刘鹏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临床专长:淋巴瘤、肺癌、生殖细胞肿瘤、HDCT+APBSCT、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兼职: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肿瘤内科分会常委/副秘书长、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肿瘤专委会委员、《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编委等。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国内核心期刊及SCI收录期刊文章20余篇,参与《淋巴瘤》、《肺癌诊断治疗学》《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等编写,参与《临床肿瘤学》、《癌症医学》等编译;参与制定卫健委《恶性肿瘤诊疗规范》。
蔡清清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淋巴瘤中心主诊教授;主要擅长恶性淋巴瘤和头颈癌鼻咽癌的诊治及恶性肿瘤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共发表(共同)通讯/第一作者论著29篇,其中影响因子(2017)10分以上共3篇,影响因子5分以上共10篇,总影响因子135.736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81672686,8137288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81001052),及多项省部级基金课题,申请人参与完成的NHL系列研究成果《非霍奇金 淋巴癌的个体化诊治策略的创新和应用》获得了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四完成人)(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及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四完成人)。基于以上取得的成绩,申请人获得了2018年“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等称号,现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CSCO淋巴瘤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组长等。
景红梅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科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2000年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2007年美国MD Anderson 肿瘤中心、2012年Nebraska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大医学部肿瘤研究中心“985多中心研究”,211基金等多项研究,曾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参译著作5部。现任中国老年学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五届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生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常委、中国抗癌协会第五届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血液内科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实验血液学会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委员。
苏航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科室主任,主任医师,从事恶性淋巴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20余年,拥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在科室先后开展了淋巴瘤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生物靶向治疗、全身及全淋巴区放疗、全身电子线照射、腹腔热灌注热化疗、细胞免疫治疗等多种临床技术手段,主导进行了CAR-T20细胞、PD-1、PD-L1在淋巴瘤的免疫治疗等转化医学探索研究;在B细胞淋巴瘤耐药的分子机制、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NK/T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及最佳治疗应对,放射损伤的防护及相关药物开发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主持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军队军事医学创新工程重大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转化基金课题等各类课题多项,参与完成国际、国内新药临床试验数十项。先后在包括国际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The LANCET Haematology》、《Leukemia & Lymphoma》等杂志发表期刊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4部。
杨建良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199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2004年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内科学博士。在科院肿瘤医院内科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淋巴瘤,头颈部肿瘤,肺癌等实体瘤的诊治和研究。
张薇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现任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1995年8月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2000年开始从事血液内科专业,2002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主要擅长淋巴瘤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参与主持多项面上、首都特色、北京自然科学基金,以第一或通讯作者撰写SCI及核心期刊杂志40余篇,参与编写《淋巴瘤》《协和血液病学》等著作。
赵曙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三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本科就读于山西医科大学,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2011年12月~2012年7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学习。目前担任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淋巴瘤分会委员兼秘书长。现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三科工作,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淋巴瘤和乳腺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工作,尤其在淋巴瘤的免疫治疗以及大剂量化疗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目前主持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主持黑龙江省卫计委课题两项、省高教会重点课题一项,获得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青年精英培养基金一项并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六项。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文章14篇,总共影响因子达50分以上。第一作者发表国内核心期刊文章8篇。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黑龙江省高校科技二等奖一项,获得黑龙江省医疗新技术一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新技术二等奖两项。
【常务委员】(按姓氏拼音及加入专委会时间排序)
【委员】(按姓氏拼音及加入专委会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