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松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泌尿肿瘤青年学术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科主任,主任医师
郝 瀚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泌尿肿瘤青年学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党支部副书记。深耕泌尿外科领域十余年,成果丰硕。临床方面,专攻膀胱癌诊疗,尤其擅长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及永久性尿流改道,累计完成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300 余例,技术国内领先。致力于推动该手术微创化,优化流程形成标准 SOP,缩短时长、提升安全性,还牵头建立含 3679 名患者的膀胱全切专病数据库。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及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参编《2019 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等十余部著作,以课题骨干身份参加科技部重点课题一项。2015-2016 年参加援藏工作,推动当地泌尿外科技术突破。曾获首届北京大学 “高君宇奖”、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党务工作者、北京冬奥会医疗保障先进个人等荣誉,兼任多学术团体职务,在医教研及社会服务中均有突出贡献。
艾 青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泌尿肿瘤青年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专业方向为尿路上皮癌的精准微创诊治。获得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奖《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研究及推广》一等奖。近5年发表论文19篇,其中SCI论文9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0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3.4(European Urology, 2023),参与编写专著《泌尿外科腹腔镜与机器人手术学》、《Laparoscopic and Robotic Surgery in Urology》、《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复杂病例手术汇编》,担任《微创泌尿外科杂志》、《肿瘤学杂志》审稿人。
王建峰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泌尿肿瘤青年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日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作为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年门诊量近6000人次,年手术量近800余台,其中高难度的四级手术占比高达60%,个人机器人手术年完成量300余例。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重视技术突破与创新。针对社会老龄化趋势,积极构建了一套全面的老年泌尿系肿瘤综合诊治体系。不断探索并完成包括机器人辅助肾移植、高致敏肾移植、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多支血管变异肾移植、二次及多次肾移植、高龄肾移植等在内的各类疑难和特色肾移植手术。这些手术的成功不仅彰显了在肾移植技术上的深厚实力,也为肾移植领域的治疗范围带来了新的拓展。建立了肾移植全流程管理体系,并确立了为肾移植患者提供终身服务的理念和团队。医护、随访和个案管理团队全方位地解决患者在疾病治疗、心理调适、社会支持等各方面的问题,全心全意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福祉。高度重视科研及学术合作与交流工作。科室科研团队承担国自然面上和青年项目、国家科技部项目、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和首都卫生健康委员会创新项目、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项目以及研究性病房建设等多项重要科研任务,共获批科研经费逾千万元。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了5部相关学术著作。致力于提升学术影响力,并坚持跨学科、跨地域的合作模式。科室与日本顺天堂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团队建立了合作网络。
杨恺惟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泌尿肿瘤青年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专业方向为泌尿男生殖系肿瘤的手术以及综合治疗。近5年发表SCI论文1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发表的最高影响因子为65.4(Ann Oncol),多次在ASCO GU、EAU、ASCO、ESMO会议展示壁报,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其他省部级基金研究3项,参与编写《尿路上皮癌抗体欧联药物临床应用安全共识》,作为sub-I参与临床研究60余项,参与编写/翻译《外科学》、《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泌尿外科学》、《Chemo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in Urologic Oncology》。
朱一辰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泌尿肿瘤青年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美国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博士后,现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器官移植专科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肾脏移植学组副秘书长、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分会常委。从业以来一直致力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结石等疾病的微创诊疗技术,包括机器人辅助下的肾癌、上尿路肿瘤、膀胱癌以及前列腺癌的微创手术,同时将微创技术应用于肾脏移植及肾移植相关手术。主持多项相关方向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获得北京优秀医师称号,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相关领域SCI论文20余篇,核心期刊数十篇。
张洪宪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泌尿肿瘤青年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主要专业方向为泌尿系肿瘤,肾移植。主要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机器人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泌尿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成果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红十字会理事等。学术著作及编委:《泌尿外科学习笔记》主编,经典著作再版《吴阶平泌尿外科学》肾移植篇主编助理,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编委,《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患者指南》编委,参与编写《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图谱》(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临床路径释义泌尿外科分册》等。科研成果: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类基金5项,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2022年获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杨飞亚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泌尿肿瘤青年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专业方向为泌尿系肿瘤微创治疗与基础研究。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肾癌专委会常委,北京整合医学会人工智能与转化医学会常务委员等。曾获2018年北京市优秀人才,主持/参与“十四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外国专家个人项目、北京希望马拉松青年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目前以第一作者及参与者发表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主编英文著作《Prostate Diseases—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参与编写《吴阶平泌尿外科学》再版、《腹腔镜肾上腺、肾脏手术荟萃》、Holland-Feri癌症医学翻译等著作9部。作为参与者获得2024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2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获批专利3项。
【常务委员】(按拼音姓氏排序)
【委员】(按拼音姓氏排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